快捷搜索: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2月发布报告中称:“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有效防控疫情”。在全球新冠肺炎战疫中,致胜武器并非炮火,而是源于太空技术的大数据、智能化为代表的高新科技。透过这场历史性的世界战“疫”,人们需要探究思考:人类如何用科学技术造福共同家园?如何以科学精神管控世界危机?


文:孟彦


东方财经:最近各国都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抗击疫情,但不少人认为这些技术“高大上”,似乎离人们生活很远,您能不能通俗地描述一下?

王天怡: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最早源于技术创新密集型的太空领域,现在已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智能手机、银行卡、电视转播、汽车导航、网络购物、二维码、人脸识别、天气预报等等,都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就新在网络互联移动化、信息处理集中化、信息服务智能化。

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其海量数据、高超计算、智能服务,在诊断治疗、人员筛查、物流配送、复工复产,以及以科学精神、系统理论指导下疫情预警、决策指挥等方面,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在当今生活中,太空技术确实无处不在处处在。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东方财经: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这次新冠疫情传染性强、患者多,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诊断治疗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王天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疫情防控中科学技术同样可以成为第一“救治力”。

首先是疫情筛查监测。开发的肺炎智能辅助筛查和疫情监测系统,可实现普通肺炎的筛查、新冠肺炎的定性诊断,并能够智能随访。

其次是无接触诊治服务。中国武汉、北京和欧美国家医院利用AI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提供导诊、消毒、清洁、送药等服务。红外线测温医疗机器人、疫情防控外呼机器人,可以自动响应发热问诊,并执行递送化验单、药物及医护过程中简单但耗力的流程化工作。

第三是远程问诊治疗。疫情爆发导致大量普通病人无法正常使用医疗服务,远程诊断医疗需求旺盛,众多医院和医疗机构开通了网上问诊服务。

第四是医疗设备远程故障诊断和自动采集数据。利用远程智能诊断设备,实现了对CT、呼吸机等关键医疗设备的系统化、精细化管理,同时还远程采集患者数据,降低了传染风险。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这些源于太空领域的技术,在疫情预测、源头控制、疫苗研发、复工复产等多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方财经:这次疫情出现了许多无症状患者,人员流动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风险。有效追踪高风险人员的活动踪迹是个很大的难题,大数据、智能化是如何实现科学防控的?

王天怡:在防疫抗疫中,源于太空技术的大数据、智能化在识别高风险个体、控制高风险人群流动、查找密切接触人员方面,发挥了人工无法企及的效果。

利用健康码技术,手机会自动识别用户的行动轨迹,这比自己填报行程更加准确。手机定位数据可以帮助防疫机构确认感染路径,分析传播链条,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密切接触人员”。

中国在交通工具实名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用户在使用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工具时,能够准确记录个人行踪,对重点人员盯防发挥了重要作用。实名制售票大数据优势,能够提供确诊病人车(船、机)上密切接触者信息。出港航班的旅客流量及走向地图,使各级疫情防控单位更加准确掌握本地区风险人员数量和信息。

疫情期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采用AI 视觉算法和热成像智能测温技术,可以对机场、车站、码头、商场等大流量人群实施快速筛查,识别误差在0.3℃以内,支持大于3米的非接触远距离测温,系统的智能疑似高热报警带宽可达到1秒15人。对封闭式管理社区人脸识别测温系统,实现了测温和人员管控双重功能。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欧美、以色列等国家已经启用5分钟核酸检测技术以及无人机检索发热人群等技术。这次全球爆发疫情,验证了病毒无国别、人种、贫富之分,同时也验证了科技无国界,见证了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巨大财富。


东方财经:“谣言止于智者”,这个“智者”不仅包括疾控专家、科学家,还包括科技手段、科学精神,请介绍一下您在这方面的思考和理解?

王天怡:战争需要科学决策和指挥,抗疫这场战争更需要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不仅要把科学技术作为战“疫”武器,更需要用嵌入科学精神的科学管理,来管控社会和民众情绪。

疫情初期,人们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加上缺少疫苗和特效药物,人们普遍存在恐慌心理,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官僚式妄言,坊间传言、负面谣言,什么“阴谋论”“特效药”“生化武器”等等,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和情绪,迫切需要用科学精神还原事态真相。

关于疫情会不会人传人?病源在哪里?病患人数有多少?武汉要不要封城?要不要建方舱医院?等等,这些都不能靠“拍脑门”决策,更不能靠“长官意志”行政命令,必须建立在大数据模型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形成科学判断。

中国政府强调要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欧美国家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响应、市场组合。这些都是强调科学管理、数据说话。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以科学技术管控疫情很重要,以科学精神管控群体情绪更为重要。任何渲染他人的不幸,渲染别国的无能,任何情绪化的争斗、干涸的口号无任何价值。

近百年来,人类并非和平目的投入数十万亿美元的太空技术,不但聚集如大数据、智能化等密集的新技术,而且催生了以科学精神为先导的系统论和合作精神。

过去几十年间,人们看到不同体制国家唇枪舌剑、剑拔弩张,而太空中的宇航员却握手言和,亲如一家。人们看到中美中欧国家体制不同,但中国的五星红旗却在欧美上空飘扬,中美中欧宇航员同在一个画面,同为世界民众敬仰。

在全球抗疫中,尽管有人指责、怒怼,中国科学家与数十个国家科学家用太空技术远程合作与交流,再现了科学不分国界,人类同一个家园的伟大合作精神。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这一脚看似踢了别人,其实毁了自己。


我们不应忘记历史“愤青”以舆论绑架的误国之痛。谨防“愤青”绑架民众情绪是民族文化修养。任何没有价值的指责、争吵,在危机管控的科学态度、人类合作的科学精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历史证明,失控的情绪和失控的灾难是双胞胎。


东方财经: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显现,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您认为源于太空技术的大数据对驱动中国及世界经济增长将起到什么作用?

王天怡:这次疫情席卷全球百余个国家,几十亿人受损,百万亿受损,其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亚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任何低估、轻视严峻危机,都可能面临再一次世界灾难。

太空技术密集,是空中金矿,蕴藏着数十万亿的价值,是创新驱动的源动力,并彰显国际合作的科学精神。疫情中、疫情后,政府应大力推动太空技术与产业结合,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过,一个国家发展分四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美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创新转型,标志是1980年发布的《拜杜法案》,释放了大量科技成果和专利。

现在,中国正进入创新驱动的黄金时代。在过往的十年里,中国经济驱动力有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时至今日什么能够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源于太空技术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处于科学技术的“象牙塔”顶端,太空领域密集的科学技术与产业融合,必将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中国拥有14亿人的巨大市场,以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推动产业化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新中国成立后,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改革开放后数百万留学生学成回国,形成了两次创新驱动浪潮。现在,中国正经历第三次创新驱动的历史机遇,要从这次疫情中看到大数据创新技术的威力,看到全球高新技术与中国市场对接的巨大潜力,牢牢抓住这一窗口期,拥抱第三次创新驱动浪潮,以科技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


东方财经: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集中的是航天领域,您认为推动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发展太空经济的思路举措是什么?

王天怡:“科技是山,太空为峰。”太空技术集合了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的一系列高新尖技术,太空技术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太空“阿波罗”计划,催生了近3000项新技术新材料,带动了美国的技术进步和工业繁荣。高盛银行预计,全球的太空产业未来十年可达到八万亿美元规模。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包为民研究团队2019年发布报告称,世界已经进入了大规模进出空间和地月经济的新时代,到本世纪中叶地月经济规模将达到约15万亿美元,还会带动陆地经济、海洋经济和地月经济的协调发展。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近年来,国际和平联盟(太空)联合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等世界主要航天机构,会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美、俄、英等国企业组织,通过国际合作、市场运作、企业携作方式,致力于推动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健康)产业发展,已连续两年召开“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国际研讨会”,逐步打造继欧美之后又一个航天国际盛会。依托这个国际平台,以千名国际院士、科学家为主体,以和平利用太空技术为主题,正在探索走一条创新孵化、教育深化、产业转化的太空经济之路。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大数据、智能化等高新尖太空技术将广泛应用到防灾减灾、气候变化、信息社会、人类健康等各领域,推动形成人类空间命运共同体,让太空技术造福人类社会,实现“同一个太空,同一个梦想”。


结 语:

面对疫情迷雾、失序世界的困境,以及未来可能的风暴,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将成为战疫致胜的武器,理性的科学精神将创造合作共赢的未来。

全球疫情虽然严峻,但只要充分运用人类共同的财富——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迎战疫情,全球动员,全球合作,世界各国的战“疫”会相继控制局面、到达拐点、出现曙光。

仰望星空,同一个家园,人类需要构建同一个卫生健康共同体!

科学技术,无国界、高边疆。

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光芒万丈!


大数据迎战世纪疫情   科学精神管控世界风云—

王天怡,政治经济学博士,中国企业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企业家联谊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和平联盟(太空)执行主席。

国际和平联盟(太空)于2018年10月在香港注册成立,非盈利性社会组织。与国际宇航联合会、美国航天基金会、国际宇航科学院等世界主要航天机构一道,致力于推动空间应用国际合作,联合主办的“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年会,被国内外媒体和航天界誉为“太空达沃斯”。

秉持“同一个太空,同一个家园”理念,贯彻“战略国家化、体制国际化、机制市场化”方针,通过空间技术创新孵化、产业转化、教育深化,促进太空经济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