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和陆小曼两大才女都为他写

徐志摩与陆小曼、林徽因之间的那段感情纠葛,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但笔者并不想提这些,毕竟爱情的事情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如今当事人都已经不在了,做为晚辈是不应该妄议的。笔者更感兴趣的,是陆小曼和林徽因两大才女的文采。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和陆小曼两大才女都为他写

因为都曾是徐志摩心中挚爱,所以很多人都爱比一比两人谁长得更好。但大家别忘了,就算没有徐志摩,两位才女都是那段岁月中的风华女子。陆小曼师出身名门,师从大画家刘海粟,不但画得一手好画,而且昆曲、写文章样样在行。而林徽因则更是位了不起的女性,贴在她身上的标签很多,建筑师、诗人、作家、教书,每一个标签都不是虚名。当年她手书的《李成江村秋晚》曝光时,看着那娟秀的笔迹,不少人都感叹:就连书法都如此有颜值。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和陆小曼两大才女都为他写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飞机失事,陆小曼和林徽因一下子都成了舆论的焦点人物。因为陆小曼不愿意跟徐志摩回北平,所以他才长期两地飞;是为了参加林徽因的演讲,他才会失事。在众人眼里人,这位天才诗人的死似乎和两位才女脱不了关系。据郁达夫等人的回忆,两位才女当时都是伤心欲绝。本期笔者就和大家分享徐志摩死后,她们二人为他写的妙诗,让我们看看两人的水平差距到底有多大?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和陆小曼两大才女都为他写

《癸酉清明回硖扫墓有感》

作者.陆小曼

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

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

两首诗都是为纪念徐志摩所写。林徽因的现代诗写于1932年,此时她与梁思成已成婚4年,她以一位知己的身份写了这首诗。陆小曼这首古体诗,写于1933年清明节,是她回丈夫徐志摩故乡扫墓时所写,她的身份是一位妻子。从这两首诗本身的意境和遣词,以及格局来说,其实是高下立判 ,林徽因的诗明显更有水平。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和陆小曼两大才女都为他写

首先,从诗的遣词和意境来说,两首诗虽然体裁不同,但都为悼亡诗。林徽因诗中引入了流水、山泉、明月、满天星等绝美的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黑夜里静谧的景象。诗人在这样一个夜色中怀念友人,那一曲山间回音,是挚友的心曲。诗中多个意象的重叠,并没有让这首诗显得繁复,反而是朗朗上口,原因就于作为建筑师的林徽因反复用一个“你”字,将所有意象完美融合,确实是高明得很。

而陆小曼的古体诗中,也有云和山两大意象,可惜的是意象抛得太直了,失去了诗该有的韵味。同时,只有4句,却反复念叨着伤怀之情,确实落了下乘。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和陆小曼两大才女都为他写

其次,从诗的格局来看,两首诗都是伤感的怀人之作,但诗的精神内核却完全不同。林徽因虽也为失去挚友而愁,却是哀而不伤,全诗从开篇到结尾都充满了力量。在林徽因看来,徐志摩对生活的热情和一生的才华,并不会就此消散,他的那份真仍鼓舞着很多人,这就是诗名“别丢掉”的涵义。这一点在陆小曼诗中,是看不见的。或许是太伤心了,陆小曼这首诗中只有自己的愁苦,别无其它。不过对于这一点,咱们也要理解陆小曼,毕竟徐志摩走后她失去了生活来源,日子确实过得不好。

读完这两首诗,笔者总有这样一种感觉:林徽因应该是更懂徐志摩的人。她懂徐志摩的真,懂他笔下的明月和繁星,她是徐志摩的真知己。这两首诗,大家觉得哪一首更有水平?欢迎讨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