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概股纷纷回流香港说明了什么

6月18日,京东上市的钟声在港交所响起,成为2020年继网易之后第二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与此同时,百度、百胜中国等中概股企业也陆续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

如何看待这一波中概股“回流潮”?投资者为何看好香港资本市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访了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前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谈从炎。

中概股企业在香港二次上市,是为了打造多元融资渠道、分散风险

问:网易、京东等为何回港上市?中概股回归港股上市,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谈从炎:目前,不少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市,这些企业股票通称中国概念股,也就是现在社会上比较关注的中概股。据统计,不包括香港上市的,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现有379家,总市值达13.5万亿元。美国是中概股主要市场,有252家在美上市,市值达1.8万亿美元,约合12.6万亿人民币,占到海外中概股总市值的九成以上。

最近一批中概股回归香港,在香港市场第二次发行股票,称为“第二上市”。这个现象反映了这些企业打造多元融资渠道的商业需求。企业上市,重要目的是融资,为了企业的持续经营或做大做强募集大量资金。这批中概股企业在香港二次上市,使他们可以在美国、香港两个市场募资,实现了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这背后的考虑,一是能募集更多资金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增强了融资渠道方面的安全性。

从近期中概股香港二次上市的情况看,这些企业成功募集了大量资金,为日后发展扩宽了空间。这也得益于香港市场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认可。一方面,区别于首次上市的企业,这些二次上市的企业已在美国市场证明其自我价值,所以香港市场投资者愿意买他们的股票。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内地资金已成为港股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国内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业务情况比较熟悉,尤其是业绩好、规模大的中概股更能轻松获得更高的估值,也压低了股票发行融资的成本。此外,香港已经拥有了成熟的二次上市机制与成功先例,对企业而言有章可循,不确定性也较低。6月11日网易在港上市,首发募资211亿港元,目前在香港股市市值近4200亿港元,已经超出了它在美股的市值。它的招股书说明,计划将所募集资金的45%用于全球化战略及机遇,45%的资金用于丰富及提升网易的创新内容,剩余10%资金用于一般企业用途。京东此次赴港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

在香港上市还可以降低融资渠道方面的风险。在海外市场上市,不可避免会受到所在国社会政治大环境的影响。近期中美经贸摩擦等一系列事件,造成了投资者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担忧情绪升温,造成了许多美国中概股估值下滑,对这些企业在美融资带来了不利影响。虽然美国相关部门表示,不会限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融资,但预计美国监管持续收紧和总统大选前政治局势不稳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个时点上,保障融资渠道的安全性对企业来说愈发突出。做出香港二次上市的选择,“不将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是符合大型企业分散风险的商业逻辑的。

香港资本市场的两大优势:受到国际机构和资本认可,又了解中国企业

问:如何看待这一波中概股“回流潮”?香港资本市场的独特吸引力在哪里?

谈从炎:首先,这个现象的出现得益于近年来香港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企业选择在哪里上市,要综合考虑上市目的地市场的多种因素,包括市场的估值高低、资金容量、包容性、便利性、认可度及法制环境等等。美国资本市场是不少互联网公司、新经济公司的上市首选地,国内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公司新浪、网易、搜狐等均选择赴美上市。过去十年赴美上市热情不减,包括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纷纷登陆美国市场。一个关键因素是因为美国市场长期以来对这些新业态的包容度是最高的,尤其是允许此类公司“同股不同权”的特殊股权安排和VIE(协议控制)的公司架构。2018年4月,港交所发布上市新规,放开了对“同股不同权”和VIE架构的限制,同时允许以大中华为业务重心的公司在港实现第二上市,为在美上市的大型中概股企业回归港股二次上市扫清了制度障碍,相关规则的豁免和简化也大大缩短了上市时间。香港市场有了这方面包容度的提升,自此便对美国中概股企业第二上市打开了大门,才有了去年阿里巴巴在港二次上市,以及今年以来的这波港股第二上市潮。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