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北京折叠》豆瓣7.1,一部被低估的“雨果奖”

我是紫依,喜欢我的文字,请点击关注


《北京折叠》豆瓣7.1,一部被低估的“雨果奖”

《北京折叠》的作者叫郝景芳,天津人,是2002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

对于新概念作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韩寒。他开辟了作文的新世界,“不走寻常路”、“推陈出新”等词语简直就是他的最佳代言。

相对于韩寒而言,郝景芳不同。因为她就是个学霸,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而且长相还清秀。

《北京折叠》豆瓣7.1,一部被低估的“雨果奖”

这部小说,最初是2012年发表在清华大学学生论坛水木社区的科幻版上,当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2016年8月8日它获得第74届“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

《北京折叠》豆瓣7.1,一部被低估的“雨果奖”

相对于刘慈欣的《三体》获奖,这部小说引起的轰动并不大。这应该是跟文章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有关,它狠狠揭开残酷的一面。

因为阶级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道鸿沟。

阶级可以逾越吗?有什么办法可以逾越吗?逾越之后会受到惩罚吗?

答案就在你我的心中。然而,你和我,都不敢言。也许就是基于此,媒体不敢大肆报道,我等市井小民也不敢高谈阔论,我只能借着这个平台粗浅地谈一点。

本文从空间分割、资源分配和阶级分层三方面,讨论这折叠的世界,折射出来的现实。

反乌托邦设定:空间分割和物理绝对隔绝

小说中,作者通过物理机制来对社会进行分层,是一种写意的文学手法。她非常详细地构建了一个想象中,社会分层明确的北京。

第三空间的底层人民达到人口的60%-65%,主要是建筑工人、垃圾处理工、园丁等,有5000万人。从事着不体面的、机械重复的工作,似乎永远没机会上升到其他空间;

第二空间的中产阶层大约占总人口的30%,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精英,一共2500万人。生活紧张高效,经营着自己看似体面有一定上升空间,但实际也有天花板的人生,平均收入是最底层的20倍。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上升到第一空间生活;

第一空间则是权贵和富豪阶层大约占5%-10%,和其他空间拥有同样的面积,但人口最少,只有500万人。他们负责制定城市规则和法律法规,控制空间之间的转换。收入一般是最底层的80倍以上,而且他们的人生没有天花板。

这是典型的反乌托邦设定,在好莱坞众多电影,比如《饥饿游戏》、《逆世界》、《雪国列车》中屡见不鲜,它们都遵循了这么一个套路。阶级的鸿沟只会越来越深,最终,阶级与阶级之间会在物理意义上完全隔离。

因此,小说假定在可以折叠的北京里,不同空间严格禁止穿越,实现空间的物理隔绝。

如果你一辈子安于现状,不去抗争。也许你永远只会知道,属于你的空间就是这些。到点起床工作,到点吃饭睡觉,工作家庭两点一线。

你永远不知道,你所看到的世界与别人不一样,也许这世上还有人以其他的方式活着。

湖南卫视有个节目,叫《变形记》,就是把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互换生活7天。然后真实地拍摄还原,他们这7天的生活状态,以及之后的心理状态变化。

这个节目的初始设计特别有意义。如果没有走出去,小孩子永远不知道,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城里的孩子经历了农村的生活,非常不适应。终于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意义;

农村的孩子经历了城里的生活,可能会激发起斗志:不能一辈子困在这个小乡村,要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人贵在自知,也贵在多知。永远探索,勇于追求,才能永远保持追逐的步伐,保持向上的动力。

直戳社会真相:资源分配看似平均,实则早已失衡贫富不均,原始积累不同决定起点不一

著名的 “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这一定律在现实中广为熟知的存在就是:世界上80%的财富都掌握在20%的人手上。

然而根据瑞士信贷发布的《2019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底层半数的成年人只占有全球不到1%的财富,全球最富有的10%的人口却拥有82%的财富,最富有的1%的人拥有45%的财富。这一比例说明,世界间的贫富不均问题已经远比理论更严重。

《北京折叠》豆瓣7.1,一部被低估的“雨果奖”

有一句话曾感动许多出身底层的人民:“我奋斗了二十多年,只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一杯咖啡。”

可能是为了反讽这句话,小说中确实给主人公老刀安排了一个跟第一空间的那位女生一起吃饭的机会。

在饭桌上,女生为了封口,轻松地甩出十张一万元的钞票。并且表示这不过是她一个星期的薪水,而且每天只上半天班。而她工作的动力只是闲不住,因为“老公挣的钱足够多了。”

第一空间一星期的收入=第二空间一个月的收入=第三空间十个月的收入。这是多么大的差距。

越上层的阶级享有越优质的生活资源。所以,小说中,就以折叠空间中“大地两侧的重量不均衡,为了平衡这种不均,第一空间的土地更厚,土里埋藏巨大的资源”,以此来强调这种不均。

资源十分稀缺而有限,但却是最有效的生财之道。不同空间的人所占有的原始积累不一,而这又决定了他们既定的工作和生活轨道,以及所得获得的收入。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白手起家固然存在,但也需要第一桶金。比起那些先天手握众多资源的第一空间的人而言,第二和第三空间的人起步较慢,历时更长。

“富者恒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便是这世间最冰冷的规则。

起点较低的人,要想进步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倍的努力才行。

时间看似公平,生活品质却有天壤之别

除了环境、食物、生活用品这些基本的生活必需资源之外,常被忽略的最重要资源,其实是每个人自己的时间。

在现实世界中,这也许是不同阶层间极少数平等享有的资源。我们表面上共有这平等的24小时,实则不然。

小说里,作者巧妙地把时间也设计成可以统筹分配的资源。它将一天的时间设计为48小时,通过三个世界不均等的折叠和转换,人而实现空间和时间的有效切割。

《北京折叠》豆瓣7.1,一部被低估的“雨果奖”

第三空间的生存时间是第二天夜晚10点到清晨6点,仅有8个小时。他们每天醒来就劳作,休息就吃饭,吃完就得躲进胶囊里等转换。他们的世界里几乎看不到阳光。

这不禁让我想起小区里的垃圾处理工。我经常在半夜12点和早上7点,听到过道里拖垃圾桶的声音。有一回和他们闲聊才得知,他们的工资也不过两三千而已。别人在休息,他们却在工作。

第二空间的生存时间是第二天清晨6点到夜晚10点,16个小时。他们每天早上醒来就匆忙准备上班,根据居住位置离上班地点的远近,起床和上班途中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如若他们要加班至夜里9、10点的话,那生活又只能用披星戴月来形容。

第二空间的人,总是因为自己读的书多,工作内容相对高级,而自以为比第三空间的人高一档次。但若论小时工资,他们也不过是民工而已,只不过是蓝领和白领之差。自以为体面,实则也是严重被人压榨。

第一空间的生存时间是清晨6点至第二天清晨6点,24个小时;他们掌控着空间的折叠时间,拥有完整的一天。小说中有一件事:因为会议文件出现一些小差错,需重新打印。当权者就人为地推迟了空间转换时间。一个空间时间的延长,就意味着另一空间的时间被压榨。

我们常说,领导一句话“这个材料我今天就要”。可能你就得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只为能够准时完成任务。

你的个人时间是什么?掌握在自己手里吗?

时间的分割非常形象,我们自以为是的平等,实则生活品质大相径庭。

天花板理论:跨越阶级鸿沟艰难且危险教育是最直接的阶层上升通道《北京折叠》豆瓣7.1,一部被低估的“雨果奖”

小说故事的起因,是处于第三空间的老刀,希望养女糖糖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实现鲤鱼跳龙门;有朝一日能从第三空间穿越到第二空间,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应该是普天之下最朴素的父母心了吧?

但是,贫穷本身就是一种专治。在其治下的环境、教育、见识乃至我们所能想到的所有资源,都会因为贫穷而被限制、被固化。

我们过去常说寒门出贵子,但现在发现不是这样了。

如今北京大学来自农村的学生只占10%,清华大学的大概占17%,就连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都不到30%。

前不久,哈佛大学对应届新生进行背景调查,46%来自超级富豪家庭。

这就是一种财富划分不均所造成的结果。

2017年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番“大实话”扎心了。

《北京折叠》豆瓣7.1,一部被低估的“雨果奖”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比他们多走捷径。

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对我学习习惯、性格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

因此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一个家庭能给自己的孩子投入的教育资源是完全不一样的。

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庭,可以专门拿出一个人来。比如说妈妈陪孩子读书,在学校旁边租房子甚至买学区房。而这其中的很多消耗都是一般家庭承受不起的。

那再有钱一点的家庭呢?比如送孩子去国际学校等私立学校,动辄几十万一年的学费,双语教学和素质教育。

在这里念书的孩子,他们大部分会在初高中就选择出国,然后在国外完成学业。回来之后要么有一份理想的工作等着,要么就是进入家族企业历练,准备接手或者自己创业。

这样培养起来的孩子,他们手中掌握的资源,岂是一般的寒门弟子所能比拟的呢?

而这次疫情更是把这些海外留学生推到公众视野前。

为了获得永久居住身份,他们十几岁就被父母送去国外读书,每年几十万丢到教育费用;为了疫情期间能够顺利回国,一张票一万八也下得去手,甚至是天价包机辗转回国。

这就是不同的起跑线。

现实就是这样的,一环扣一环:经济的不平等,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了教育、机会、和时间的不平等;

财富的分层又必然导致教育的分层。而受到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如何,决定你所能身处哪个空间。

这也是为何那么多人,仍然挤破头想要获得更高等的教育,就是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打开属于自己的上升通道。

但是当阶级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单纯依靠教育已经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时,身为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的人,是否有种无力感?

跨越阶层需要牺牲你的某一部分

出身决定起点,决定所属的空间和阶层。而谁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这就是典型的宿命论。

严重的阶级等级之分,在小说里被有形化。小说设定穿越空间是违法的,如果被抓到的话,将被关到牢里3个月,而且中间也有可能会有危险。

小说的主要脉络就是围绕跨越阶层展开。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主人公老刀,为了赚钱决定铤而走险。任务是帮第二空间的一位男子,送信到第一空间给一位女子。

任务起源,是第二空间的男子在第一空间实习时,认识那位女子并恋爱了。实习结束后,他回到自己的空间,又重新被物理阻隔了。为了表达思念,同时不造成女生的困扰,他放弃官方渠道,而是采取非正常途径花重金去表达。

他只想知道一个答案:究竟他还有没有机会,等他努力奋斗到第一空间时,能够与之携手。

这又揭示了一个社会现实:爱情也是有阶层之分的。现实中,门当户对并非一句空话,而跨越阶层的恋爱,可望而不可及,同时又充满危险。

《北京折叠》豆瓣7.1,一部被低估的“雨果奖”

想要获得更多资源,只能改变自己所属阶层。但阶层的上升通道又十分有限,就像小说里所描述的,充满荆棘和危险。它需要牺牲你的某一部分,比如你的生命,你的情感,你的时间等等。

第三空间老刀为了赚钱,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送信,然而这笔钱却又不足以改变他所属的阶层;第二空间的秦天,因为实习得以认识第一空间的依言,希望通过读书奋斗能够顺利进阶成为第一空间的管理者。因此他赌上所有的时间精力去拼搏;跻身第一空间的依言,为了能够继续立足,牺牲爱情,嫁给了足以当自己父亲的老公。她做着闲职,享受着生活,但却幻想未来某一天能够延续与第二空间秦天的爱情。

按步就班固然安稳,也没有危险,这样的生活却多少让人有些不甘心;但要跨越阶层就需要有所牺牲,这样的牺牲是否是我们所愿意付出的?

尽管上升通道狭窄,布满荆棘,又充满未知数,但我们仍然不懈努力。

不努力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耐!

结语

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则不断发挥作用,也使得每个空间的人为了求得生存,必须通过抢占和挤压别人的资源才能实现。那么处于优势的第一空间可能在这一点上更具优势。

小说典型的反乌托邦故事架构中,第一空间的人为了维持更优越的生活需要剥削下层 阶级。这种二元结构中上层阶级在道德上负有原罪,成为社会矛盾和故事矛盾的主要推力。但作者提问:如果下层阶级连被剥削的资格都已经失去呢?

《北京折叠》豆瓣7.1,一部被低估的“雨果奖”

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居民不再需要第三空间的劳动力。就像垃圾处理、点餐服务员和收费员等等这样的杂务,已经可以被机器人代劳,只不过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而保留了这些就业岗位。

想想以前街头擦皮鞋的、卖馒头碗糕的、磨菜刀、卖爆米花的那些人,早已随着时间的洪流消逝怠尽。反而是第一、第二空间的科技所创造的价值在维持整个社会,第三空间的人只是平白消耗资源。

曾有人预言“未来社会也许90%的人不再需要工作,成为‘宠物人’”。

第三空间的人连安稳生活的空间都没有了。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能越来越机械化。如果不进行技能升级,不赶紧想方法上升阶层逃离空间,他们面临的是更加被压缩的空间。

如果第三空间的人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而被允许以最低质量的方式活着,以便节省资源的话,那他们不就是某种形态的“宠物人”了?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人的存在价值就是其贡献的劳动价值。如果机器人在与人的竞争中步步前进,而大多数人还来不及将自己的劳动升级,那么人存在的价值本身就将受到冲击,这也就是《北京折叠》中人类面对的本质困境。

如果安于现状将被淘汰,那么只能努力向上;但阶级的鸿沟越来越大,上升通道却又如此狭窄,跨越的过程又如此艰辛,我们该当如何?

这应该就是小说所折射的社会现实了。因为过于真实和扎心,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甚至愤愤不平。因此直接给小说来个低分评价,以此显示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抗争。

这又是何必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