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流量明星退场后,挑战“演技派”的时候到了

  流量明星退场后,

  挑战“演技派”的时候到了

  张斌

  把脉国产剧  

  2019年,国产剧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流量明星退场,演技派重获资本认可出演了一批大剧,如《神探柯晨》《在远方》《奔腾年代》《光荣时代》《河山》等。然而,和之前人们的期待不同,多部由演技派“挑大梁”的电视剧作品并未形成市场爆款,还在弹幕视频、社交平台、评分网站上受到观众网友多方面的质疑,其中原因颇值得探讨。

  流量明星退场之后,一些电视剧创作中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事实上,一部电视剧优质与否,演员并非唯一的核心,题材选择、剧本质量、导演水平以及价值取向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只有整体质量提升之后,演技派的春天才不会遭遇倒春寒,国产剧也才能永葆艺术的春天。

  题材与内容割裂:故事情节背离观众期待

  从今年不少电视剧的题材来看,不能不说创作者具有艺术发现和选择的眼光。《在远方》讲述了快递业的兴起;《光荣时代》对人民公安的斗争故事进行了刻画;《奔腾年代》以新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发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河山》追忆了一段西安事变前后八路军英勇抗日的历史;《神探柯晨》试图打捞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的探案传奇……然而这许多看似令人眼前一亮的题材却没能让观众满意。

  故事无法支撑题材是这些电视剧存在的通病。《神探柯晨》以民国时期天津的“审讯高手”柯晨与“刑侦悬疑剧”为卖点,此类电视剧的重点应当在于“探案”与“破案”、“设密”与“解密”之间的戏剧张力,而这正是该剧所缺乏的。观众在观剧后发现剧中罕有烧脑的逻辑、疑点重重的案件以及诡谲的人物形象,案件的侦查与勘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物台词来推动的,失望感不能不油然而生。这种情况在《河山》中同样存在。剧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非是通过场景刻画,而是人物的语言叙述,即使有对战争的直接展现,也显得非常草率粗疏,难以支撑观众对抗日战争场面的基本期待。

  如果说前述情况是题材和内容之间的匹配度不够高的话,另一种情况则是故事偏离题材设定的核心要素,形成故事与题材之间的悖反。通俗地讲,就是观众在剧中并没有看到题材自身所必然指向的故事内容,而是被其它一些东西——主要是情感表达——所劫持。《在远方》要表现的是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和主人公的创业经历,但剧中的核心情节构架则是几位主要人物之间的爱恋纠葛,创业本身倒成了他们的背景。在《奔腾年代》中,男主人公常汉卿的身份被设定为新中国电力机车制造专家,整部剧的基调也奠定在了我国电力机车的制造与发展之上。但是从开篇到结尾,对于电力机车事业发展的呈现十分有限,大量剧情篇幅用在了常汉卿与金灿烂的感情戏上。直到结局,观众对火车究竟是怎样制造,中间又经历了哪些艰苦的探索依然一头雾水。在男女主人公庞杂的感情戏之中,淹没掉的是题材本身具有的质感和对大众的吸引力。

  故事背离题材还有一种表现,即细节呈现与题材设定的历史语境不相符,不仅没有还原典型环境,而且与该剧想表现的历史年代相差过远,从而使得真实性大打折扣,令观众难以进入戏剧情境。在《光荣时代》的弹幕评论中,许多网友就质疑人物的服装过于干净整齐,潘之琳饰演的白玲也因为时刻化着精致的妆容而被网友评价为“像是从2019年穿越过去的。”

  演员与角色割裂:人设乖张限制演员发挥

  演员与角色的割裂,表现在没有出现更多如“苏大强”“林耀东”那样为大众津津乐道的人物,甚至观众明知演员们在“飙”演技,但是却又不知道他们在“飙”什么。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剧本故事对角色设定导致的演员创作欲望不强,发挥空间受限,演技无处安放。正所谓对的演员也需要遇到对的角色。

  对于在意眼缘的观众而言,演员和角色是否能在某种程度上合二为一,形成“就是他(她)”的审美体验,是电视剧成功吸引观众的第一步。否则,演员和角色之间不但不能相互成就,甚至会相互伤害。《在远方》中,刘烨、曾黎、马伊琍饰演的角色一出场就引发了观众的争议,四十多岁的他们要扮演二十出头的模样,无论如何化妆造型减龄,岁月的沧桑感已经难以掩饰,直到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剧情的展开,几个人因年龄让观众产生的不适感才逐渐消退。该剧导演陈昆晖提到不用年轻的流量演员,是因为“流量演员演不出剧中人物之间的那种情感”。但年龄较大的演员饰演年龄跨度较大的人物角色,虽然保障了表演质量,大部分却需要牺牲角色应该有的状态。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殷桃在《鸡毛飞上天》,孙俪在《甄嬛传》中的表演,就不但克服了年龄的局限,而且实现了角色塑造上的跨越,迎来了表演上的大突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