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十月有两件事,让我们的钱包瑟瑟发抖。

一是,iPhone12来了,不送耳机和充电器的那种。

但骂归骂,买归买。

预售当日,两款机型还是售罄,官网一度崩溃。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另一件是,一年一度的“双11”马上到了。

10月21日,双11开启预售,整整提前了20天。

李佳琦和薇娅两大直播间,预售额相加高达78亿。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可以想见,双11过后,网络又是一片哀嚎:

剁手一时爽,吃土到山岗啊。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奇葩说》有一期讨论“精致穷”。

詹青云戳破精致的伪面,指出有人在操纵我们购买。

真的有人在操纵我们的购买欲?

是谁让我们不停地买买买?

我们的头脑真的像被植入芯片一样,被植入某种消费理念?

答案在这部消费主义的「禁片」里——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

2014.7.12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2013年,iPhone5s发售。

近3000人在苹果专卖店门口排起了长龙。

为了第一个拿到新款手机,有的人已经排了整整15天。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主持人上前询问,为什么要排队抢购,新款iPhone有什么新功能?

得到这样的回答:

“和iPhone5也没太大区别吧。”

“这款手机的颜色跟以前不一样。”

“我们都不想落伍,对吧?”

消费者排队购买的动力是颜色、指纹识别、运行更流畅,或者仅仅为了追赶潮流。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当时苹果发布的这款金色iPhone5s,在中国被调侃为“土豪金”。

曾经的苹果首席设计师坦诚道:

金色是一种聪明营销策略,最新款手机成了财富、身份、乃至时尚的象征。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苹果也是在承认自己的局限——

它已经无法做到技术革新,只能靠改变外观来吸引消费者。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消费理念变了。

哲学家鲍德里亚说过,在消费社会,人们不再单纯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

老人常常感叹,现在的东西没以前实用了,以前东西可以用很久,现在要不断换新。

技术进步了,商品寿命反倒越来越短了,你信吗?

我不信。

>>>>故意制成易耗品

一切要从上世纪20年代,一只不起眼的灯泡说起。

柏林墙倒塌后,有人在东柏林的一间旧厂房里,发现了几页文件。

一个惊人的秘密被揭露——

世界上几家最大的电气公司曾签署了一项秘密协议,为增加利润,人为地缩短灯泡的使用寿命。

也被称作计划报废。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当时的灯泡使用寿命为2500小时。

协议签署后,灯泡寿命被缩短为1000小时。

签署协议的公司,谁违约,谁付罚金。

自此,商家把有缺陷的产品光明正大地卖给我们。

比如洗衣机里,极易损坏的加热元件;

装有密封面板,无法更换电池的电动牙刷。

纪录片揭露了打印机墨盒的秘密。

打印机墨盒,内置有计数器。

这个计数器会计算墨盒打印的纸张数。

当打够5万张,计数器会提示墨用完了。

这个时候,只能花钱买一个新墨盒,或者花钱重新装上墨。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跟人为缩短灯泡寿命一样,商家故意把纸张数设定为”5万张”。

打够5万张,墨盒也“寿终正寝”。

然而只要你懂得重置计数器,把它归零,墨盒就会“死而复生”。

反复重置三次,依然有效。

现实情况是,99%以上的人并不会重置,商家在故意制造易耗品,让人们不断换新,以此牟利。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但是市场需求终会饱和,在饱和的情况下,如何刺激消费者继续购买?

去改变人们的消费心理。

第一个将这个概念付诸实践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通用汽车公司。

时任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有个愿望:

他希望消费者每年都购买新汽车,就像买新衣服、新鞋子一样。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通用将这个持续更新的理念,称为有序制造不满情绪。

56版雪佛兰贝尔艾尔跑车,就是斯隆理念的代表作。

闪亮的颜色、漂亮的尾翼,代替引擎和可靠性,成为人们购买的主要动机。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通用公司,每年还为旗下汽车,更换金属板材,改变汽车的颜色和外观。

消费者可以根据汽车的颜色,搭配衣服和鞋子,让自己显得时尚。

汽车一定程度上从耐用品,变成了装饰品。

斯隆以某种方式重新定义了商品淘汰。

在此之前,商品是计划淘汰,即人为地对商品进行改造,比如灯泡、打印机墨盒。

但斯隆在消费者心里植入了淘汰观念,消费者会主动选择购买新产品。

尽管你的车从机械角度还是新的,他会通过外观、广告等手段让你觉得你该换车了。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很快,有序制造不满的理念,席卷了西方世界,

造成了20世纪50、60年代的短暂繁荣,并让英国走出了经济紧缩。

>>>>把恐惧变成生意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理智的消费者,其实商家早已将“非理性”,注入我们的头脑。

悍马汽车,在二战后迅速占领美国市场。

注意关键词“二战”。

世界大战之后,人们普遍有一种因恐惧而生的自保心理。

悍马在外形上给人传递一个信息——

“别惹我“、如果你撞上我,我就压扁你“、”我会杀死你”。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主持人找到了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拉贝尔博士。

此人一直是家乐氏、通用和烟草巨头菲利普·莫里斯等公司的顾问。

拉贝尔博士认为,对危险的认知和恐惧是人们购买汽车的绝对动机。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我们现在普遍流行的“SUV”,其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恐惧。

拉贝尔博士给汽车制造商的建议是,侧重于开发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生存。

汽车会传递一种信息。

当一个人开着SUV,别人从后视镜里看到这辆车,会觉得这辆车真大,真强劲,快让它过去吧。

车是一种保护屏障,在危险的世界里,给人安全感和优越感。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但其实SUV没有那么安全,纪录片中称,它的翻车率是普通汽车的2倍。

我们以为自己在理性消费,其实还是被情感蒙蔽。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这招非常有效,21世纪初SUV占据美国汽车销量20%以上。

在911事件后,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时,效果尤其明显。

缓解恐惧和焦虑心理的概念,让无节制购买成为可能。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商家不仅利用恐惧,还给我们植入恐惧。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有一款维他命水,风靡一时。

号称水中含维他命,包装用药品风格,不同口味被命名为“防御”,“苏醒”等。

它的大卖,利用了人对健康的渴望。

然而2009年英国广告标准局的规定显示,它不是健康饮料,其糖分含量和可乐相当。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听起来像“智商税”,为什么如此多人心甘情愿地买?

因为商家给我们植入一种健康理念——其他饮料不健康、会发胖,你要选无糖的。

华莱士曾说,广告的目的,是制造一种能被购物缓解的焦虑。

首先需要给大众制造一种焦虑,讲述一些他们不了解的可怕的事,把恐惧植入他们心中。

然后再提供一种神奇的解决方法。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早年的木瓜丰胸,再到今天电梯里的减肥、植发广告。

害怕英年早秃,换洗发水、植发;害怕输在起跑线上,买课、报班;害怕变老,买乱七八糟的化妆品、美容仪。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为恐惧和焦虑买单。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图源网络

>>>>把成年人变成非理性的孩子

商家瞄准的不只有成年人,孩子的钱更好赚。

纪录片中统计,到2007年一个普通的英国儿童每年会观看1万条电视广告。

这些广告中,有“硬广”,比如糖果和饮料。

也有“软广”,你想不到,甚至连动画片都可能是精心包装的广告。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比如《变形金刚》。

孩之宝团队的创作成员说,为了提高玩具销量,他们给玩具编故事。

几个合伙人边开车边聊天,仅用三个小时就创作出变形金刚。

小孩子被故事吸引,带入自己,疯狂购买玩具及周边。

不到两年,变形金刚系列玩具的销售额达到三亿美元。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商家发现,还是小孩子的钱好赚,因为他们非理性,倾向即时满足。

比如同样喜欢一样东西。

小孩会说“我想要”,“我现在就要”。

可成年人会想很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价格合不合适?

商家最不想看到我们的谨慎和犹豫,他们正在努力把我们变成小孩子。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针对大脑活动的研究发现,当人们使用现金支付时,会产生一种类似疼痛的不适感。

信用卡和网购,把现金变成数字,缓解了支付的“疼痛感”。

支付的便捷,加快了购物速度,成了人们冲动和即时消费的推手。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商家还会利用我们的求廉心理。

研究表明,价格便宜的商品会刺激购买欲,让人表现出非理性特征。

还有使成人快速释放多巴胺,获得快感的电子游戏产业;

各种将购买行为非理性化的营销话术,让成人像孩子一样放纵自己的购买欲,不断地冲动消费。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杨笠在阿里88会员节上的吐槽

推荐这部纪录片目的,不是要否定消费,更不是鼓励大家做一个“守财奴”。

而是了解无节制消费背后,那些不为认知的营销手段和消费心理。

在下单前,清楚地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是否会得到我们需要的价值。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涵盖当今社会,不是互联网时代,就是消费社会。

由于中国与日本社会文化有较多相似性,常常拿日本的消费趋势来类比中国。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对日本社会的消费变迁做了系统的刻画。

参考日本消费社会的划分,中国正处于“第三消费时代”。

第四时代,重视“共享”;

第三时代,消费的个人化趋势风生水起。

高端倾向,品牌倾向,大城市倾向;个性化、差别化明显。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事实上正是如此。

我们正处在一个物质崇拜,并擅长用物质,来炫耀和定义自身身份的时代。

“现在我们制造的大多数东西,在任何一种物质意义上都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相反它的作用是稳定我们的精神,使之有序。

物作为有价值的关系之象征,为一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提供了具象的证据。”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说。

也就是说,商品在帮助我们制定意义,划分等级。只要你相信它。

千万不要在“双11”前看这「禁片」

片中,苹果技术分析师原话

现在大家都喜欢讲,逃出消费主义的牢笼。

当人们不靠物质来为自己定义,不靠追新逐潮来填充无聊的空间,才算逃出一步。

我们总是说”消费主义的陷阱“。

消费主义最大的陷阱之一就是将消费与快乐等值。

消费可以带来短暂的释放与刺激,却无法带来终极意义上的快乐。

想起萧伯纳的一句名言——

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你心里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

“得到”的悲剧,放在消费社会语境中,可以理解为:

为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买单,用商品填充永无止息的空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