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为什么说曹操的战略眼光远高于刘备?

《三国演义》是根据历史记载,穿插民间故事写来的。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但胜在人物塑造。


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而三国的民间故事,人物脸谱,主要形成于南宋。


中国绝大多数民间故事,都是在南宋定型。什么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


南宋人会怎么给三国人物画脸谱?


一定是尊刘贬曹。


南宋老百姓最痛恨北方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权,因为他们的天子曾经被金国人抓走了。。。所以曹操的人物脸谱,一定是丑化。


第二恨的就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偏安于南方的政权,孙权就背了这个黑锅,

为什么说曹操的战略眼光远高于刘备?


只剩一个了刘备,而刘备的政治口号是: 匡扶汉室,北伐中原


哎呦,这正好是南宋的政治口号。


所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承袭了南宋民间故事的人物刻画,也是尊刘贬曹。


其实,曹的战略眼光高于刘备。刘备得了汉中,失了天下。


刘备号称蜀,就是川蜀,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往北是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两个山脉之间是汉中盆地,汉中市。


汉中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曹操占据了汉中,就能很容易地翻过大巴山攻击四川。


如果刘备占据了汉中,北边险峻的秦岭,会成为天然的屏障,阻止敌军南下进攻。


为什么说曹操的战略眼光远高于刘备?


曹操弃汉中,说了一句很无奈的话:“鸡肋。”,又借了杨修的头,来给自己撤军下台阶。


为什么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原因就是,汉中在两大山脉中间,不管是谁夺得,都要解决穷山峻岭的运兵运粮难题,要翻越秦岭给汉中驻军运送粮草。


所以刘备在汉中时,留下一句话: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就是说男的都去打仗,女的后勤保障。

为什么说曹操的战略眼光远高于刘备?


曹操弃汉中,一是把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运粮草的苦活儿,落到刘备头上。二是把刘备困住在四川盘地。


“天下未乱,蜀先乱”,意思是只要中央王朝国力衰落,第一个先叛变的,就是四川盆地的军阀。


因为军阀只要守住关隘,谁也别想进入四川。皇权难入川,就成了军阀势力割据的天然地盘。


结果刘备真的就反叛了天子,割据了四川当王了,都城定在成都。


定都成都,意思就是靠着秦岭的屏障,过小日子了,不打算出来杀伐征战了。事实证明,远在成都的刘备集团,对失去荆州是后知后觉的


关羽失去荆州,败走麦城,其实和刘备定都成都有关系。成都离荆州多远啊。荆州要是出事,请问刘备你怎么去救。当你得到消息,再整理兵力,黄花菜都凉了。

为什么说曹操的战略眼光远高于刘备?


正因为刘备定都成都,造成荆州易失,也造成他之后的蜀汉集团,不得不一直龟缩在四川盘地。


其实最佳的定都位置,是重庆,即巴郡之地,具体就是江州。


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抗日战争的时候,国民政府被迫退守四川,当时也是面临成都和重庆两个选择。


那应该定都在哪里呢?表面看当时成都的安全环境要明显优于重庆,城市基础设施也更好,但是,蒋介石还是决定迁都重庆,哪怕因此要承受更多的敌机轰炸,也在所不惜。

为啥?

为什么说曹操的战略眼光远高于刘备?


把重心放在重庆,就是在保持战斗态势,向外界表明决不放弃,一有机会,就要冲出来和敌人血战到底。


而定都成都,就等于向世人表明,不打算再打了,想要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了。


曹操弃汉中,刘备以汉中为屏障,定都成都,做了成都王。曹操这么唬了,刘备真这么做了。蜀汉政权对外抗衡中原,已经不可能了。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都不是处理蜀汉和曹魏的矛盾,而是处理内部矛盾,外来户刘备集团和本地益州四川集团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说曹操的战略眼光远高于刘备?


宋代的苏洵不就说嘛:“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


意思就是诸葛亮放弃荆州,也扎根四川,我就知道他没有什么戏了。


所以说,曹操给刘备下个套,刘备还真钻进去了。曹操比刘备,还是高那么一筹。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