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俄罗斯研制新运输机替代安124,要与安225试比高


俄罗斯研制新运输机替代安124,要与安225试比高

近日俄罗斯“伊柳申设计局”使用风洞对最新研制的Slon超大运输的模型进行气动布局吹风试验,从公布的飞机大小对比来看新型的Slon运输机的体积要大于目前正在空域抗疫物资的安–124“鲁斯兰”超大运输机,比正在研制的伊尔106运输机(类比C17运输机)大了许多!

那么,俄罗斯为何要研制超大型运输机呢?

俄罗斯研制新运输机替代安124,要与安225试比高

名声赫赫的安–124超大运输机,它是目前世界空运能力排名第二的运输机。

俄罗斯空军目前拥有安–124运输机25架,民航有18架;乌克兰空军有7架,民航7架…但这些安–124都是在苏联解体前后制造的,距今已经快30年了,机体寿命到了老化状态,更严重的是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已经破产了,既没能力制造新的“鲁斯兰”也不可能给予俄罗斯技术支持,所以俄罗斯目前急需要研制超大型运输机,替换“鲁斯兰”。

俄罗斯研制新运输机替代安124,要与安225试比高

安225只有一架,归乌克兰所有,而且这型运输机的机场适应能力也远不如安124。

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俄罗斯设计超大型运输机虽然有些困难,但“图波列夫”和“伊柳申”两大设计局有可能在新运输机的研制上通力合作,技术门槛并不是迈不过去。

俄罗斯研制新运输机替代安124,要与安225试比高

灰色的就是Slon,比安–124大了10~15%左右,俄罗斯地域辽阔,加之人口在逐年减少,旅客和货物运输使用火车反而是投资巨大,效益过低,不如超大运输机迅捷,如果是战时,超大运输机的运输时效性更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俄罗斯的某些地方人口不足以维持战争的后勤保障工作,比如说:有战略价值的远东“勘察加半岛”人烟非常稀少,没有铁路与远东城市群连接(远东也才750万人),只有海运,加上冬季漫长港口封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超大运输机提供空中输送保障物资才行。

俄罗斯研制新运输机替代安124,要与安225试比高

17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内人口不足1.4亿,并且人均寿命才68岁,随着人口数量越来越少,俄罗斯城市规模也会越来越萎缩,除了欧洲的部分之外,其他地方已经没法去建铁路了,超大运输机每次运货100~200吨,几个架次就能满足几万人口城市的需求。

所以,俄罗斯研制新型超大运输机,一是替代日益老化的安–124;二是为将来做打算。

可问题是研制资金从哪里来?Slon这样的超大型运输机,没有50亿美元以上的研制费用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问题在目前俄罗斯军工研制方面日益突出!很多大项目因此拖拉甚至停滞,有限的经费也被用于极少数的国家安全的核心项目上了,比如说:洲际核导弹、新型核潜艇…。

俄罗斯研制新运输机替代安124,要与安225试比高

可以估计得到,Slon十年之内不会有啥新的进展,项目会非常的拖拉,也许会和不少项目那样停留在设计图纸上。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