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将求新谋变

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将求新谋变

文/本刊记者 朱静

在迎接2020年到来之时,人们相信中国经济依旧延续着2019年末企稳的态势发展,港股和上证指数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一个月的上涨幅度都超过了10%。如果按照历史数据和增长预测,零售和餐饮企业在春节期间的销售额估计不低于万亿,整体旅游人次4.5亿,2020年春节档票房收入预计达到69亿。

当然这一切都没有发生,预期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碎了。

人们一边心系武汉,关注疫情的防控,一边又将注意力不得不从经济侧的负面影响中拽回来。大家的共识是,我们终将战胜这场疫病。但是它对经济的冲击有多大?中国经济能否在疫情过后求新谋变?

服务业受到重创

据美团研究院在2020年2月上旬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餐饮商户影响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69.3%的餐饮商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营业损失非常大;25.8%的餐饮商户表示损失较大;只有4.9%的餐饮商户认为损失较小或基本没影响。

餐饮企业眉州东坡从2020年1月21日至1月30日共退餐11144桌,由此造成的经营损失约为1700万元;拥有60家门店的旺顺阁1月28日只有23家门店营业,客流量同比下降98.5%,营业额同比下降93.8%。

疫情之下,餐饮商户的营业收入大幅下降,68.8%的个体店表示损失非常大,而这一比例在连锁店中高达72.5%。个体店成本低、链条短、灵活性高,主要面临的是房租压力,而连锁店旗下商户多、波及范围广 、房租和人力成本等固定成本占比更高、中后台更重、链条长,疫情造成的损失大。

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告诉记者:“服务业不同细分品类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呈三级分化状态:餐饮堂食、酒店旅游、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等受疫情影响大;餐饮外卖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线上零售则逆势而上。总体来讲,可通过‘无接触’方式完成的生活服务消费受疫情影响较小,甚至发展情况好于疫情之前;而难以避免‘接触’的生活服务消费则受疫情影响大”。经济行为彼此交错,一些企业的发展也受到疫情的冲击。一位拥有40多名员工的某咨询公司老板告诉记者,这次疫情对他们企业的影响很大,虽然员工可以居家办公,但是好多业务开展不了。但员工的工资还要照发,一个月需要好几十万的工资和社保开销。这样下去,恐怕撑不了几个月就要关门了。

北京市中小企业平台调查了1345家企业,36%的企业觉得能维持一个月,32%企业能维持两个月,维持三个月以下的企业占比达到85%,能维持半年的企业不到10%。中小企业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局面。

在困境中看到发展的机遇

来有为认为,尽管我国餐饮行业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但我国餐饮行业也面对一些新的发展机遇,危中有机。

他进一步解释道:“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很多餐饮商户堂食陷入停滞,开始意识到多渠道发展的重要性,外卖商户快速增加,预计2020年外卖在餐饮商户的渗透率有很大提升,线上餐饮外卖服务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线上线下结合成为我国餐饮行业发展新常态,今后会出现更多的新用户、新商户、新模式、新合作伙伴,外卖生态边界将进一步扩大。另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过后,餐饮行业将面临较长的恢复期,同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理念将发生深刻变化。未来餐饮行业将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健康、卫生,同时更加注重顾客的堂食体验感,包括食材的新鲜及追踪溯源、用餐环境的改善、服务的提升、厨房加工透明化等,分餐制将得到更多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和推广。”

来有为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活服务业复工复产和消费复苏逐渐加速,在疫情期间明显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将迎来一轮释放与回暖,美团点评的餐饮、丽人、景区、电影等生活服务消费搜索量已先行出现大幅攀升。为实现生活服务领域消费的回补与复苏,美团“春风行动”进一步升级,通过技术、产品和资金补贴等方式,在确保安心消费前提下,促进消费逐步复苏,助力商户扩量增收。比如,美团外卖启动了“商户伙伴佣金返还计划”,对全国范围内优质餐饮外卖商户、尤其是经营情况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商户,按不低于3-5%的比例返还外卖佣金,返还佣金将直接打入商户美团账户,可用于线上营销和流量推广 ,帮助商户提升单量、增加营收,促进消费复苏。

同时,我们也看到疫情发生后,部分线上需求“爆发式增长”,线下服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速前进。数字科技不仅将成为“抗疫神器”,还将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国家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新优势、打造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工信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可以预期,数字科技将在疫情监测、诊断治疗、资源调配各节点进一步发挥其独特优势,并为中国企业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提供更多机遇。

宏观上如何调整

从宏观视角来看,这次的新冠肺炎和2003年SARS事件相比又有何不同?

众所周知,这次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并不乐观。这次疫情和2003年的SARS有很大不同,第一是2003年中国经济处于上行周期,但2019年的下行压力很大;第二是在2003年我们的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40%出头,而今年占到54%,这次肺炎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为严重。旅游、餐饮、服务类产业受到打击很大,对GDP的影响非常大。如此来看,我们国家需要采用很多宏观经济政策,改变各种调控的方式,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在前不久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这个要求:一方面是我们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全面实现预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指出,2020年是个非常重要的年份。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在今年实现,我们要决胜全面小康,我们要圆满收官“十三五”规划,我们要打赢“三大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部署当中特别强调要贯彻“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首先是要稳就业,最终是要落实到稳预期。经济增长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按照国家发展规划目标的要求,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在5.5%以上,所以我们要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宏观有效的调控措施,刺激经济增长。

在财政政策上,要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要增大,扩张的政策效果要提高,切实发挥我们国家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在货币政策上,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灵活适度,避免僵化教条。一方面,要防止大水漫灌。通过大水漫灌式地增加贷款、增加信贷,增加投资,刺激一些低效率的项目,这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严重抵触,将来代价更大。另一方面,要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功能,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也就是要实事求是,根据宏观经济失衡的方向、状态、程度,调整我们的货币政策。

刘伟说:“相信在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们今年经济增长所要求的政策目标有望得到实现。这样的话,也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因此,尽管疫情发生后我国经济面临很多挑战,但是我们有牢固的制度基础,有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有宏观政策的适度调整等等,我们依然有信心战胜困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总第332期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